亡羊补牢成语典故简短(成语典故故事)

有典故的成语故事?

有典故成语故事有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典故: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没有人不惊叹她倾国倾城的美貌。她走在路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停下来欣赏她的美貌。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她手捂胸口,双眉微皱,惹人怜惜。当她这样从居住的乡里走过的时候,大众觉得西施即使病了,模样仍然很美。

乡里有一位丑女子。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很美,就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乡里走来走去。乡里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大门紧紧关上不出去;乡里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绕开她,躲得远远的。

成语典故亡羊补牢

  • 亡羊补牢wángyángbǔláo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难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成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成语简拼:wybl成语字数:4个字情感色彩:亡羊补牢是贬义词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年代:古代常用程度:常用成语示例: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近义词:知错就改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成语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