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支座负筋锚固长度计算?
支座负筋的计算技巧,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3+锚固);
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4+锚固)。
注:
1、锚固长度同梁上部贯通筋锚固;
2、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梁的支座负筋与贯通筋的关系?
梁上部通长筋是在梁钢筋外侧通长布置的,连接需要在净跨三分其中一个处和支座负筋进行连接,这种情况是出现在通长钢筋的直径和梁的支座负筋不相同的时候。
当通常钢筋的直径和支座负筋直径相同的时候就是贯通布置了,需要搭接的时候才去搭接去。
三、悬挑梁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支座负筋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净跨长/3+支座锚固长度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二排)=净跨长/4+支座锚固长度
四、梁支座负筋是怎样标注的呢?
意思差不多,但按照标注的筋没法施工。
这是一棵连续梁。梁的底铁与上铁都是贯通的,否则梁的骨架都绑不起来。中间支座两边的负筋必须一样,由于负筋不在支座处连接,两边不一样就意味着所有上铁都要锚锢到邻跨去。下铁在支座处连接,每跨不一样还行。无论兄弟们标注的梁每一跨配筋与相邻跨的筋都不一样,也没有通用的筋,全是向邻跨锚固,钢筋用量大,特别是上铁相互重叠才可形成梁的骨架。
拙见。
五、支座负筋长度?
梁支座负筋的长度是取梁净跨的三分其中一个,如梁的净跨长度是6米,那么支座负筋伸入梁的长度就应该是2米。
六、何叫支座负筋?
支座负筋是指在桥梁等结构中,支座所在位置钢筋的布置方式。一般情况下,为了承受桥梁所受的重量和外力,需要在支座顶上方的水平钢筋进行拉力的布置,同时在支座下方的水平钢筋进行压力的布置,这些称为正筋。
而支座负筋则是在支座附近的竖向钢筋,它们被用来抵消桥梁弯曲时在支座处的附加挠度,从而维护桥梁的平衡和稳定。
支座负筋还能够承受桥梁的自重和交通荷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七、支座负筋是何?
支座负筋是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影响力的纵向受力钢筋。梁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有贯通与非贯通之分。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通常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性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性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八、何是支座负筋?
支座负筋是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影响力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有些地方称之为盖筋。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支座负筋是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影响力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有些地方称之为盖筋。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梁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有贯通与非贯通之分
九、梁的支座筋为9根25,通长筋应为几根26?
既要满足规范,也要满足计算要求。而不是来这里问,
十、梁支座附加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两端各伸出支座1/3净跨长度;第二排钢筋两端各伸出支座1/4净跨长度;如果布置三排钢筋,则第一排伸出大于1/3长,具体值要设计者特殊注明;第二排为1/3;第三排为1/4;净跨指梁从两端柱边算起的长度,即梁长扣掉两边的半个柱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