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在北京过年呆到初八再回德国的我,由于疫情的迅速提高,不得不改签了机票,初三便回到了德国。当然,疫情的提高也被德国人一直关注着。经过和老板沟通,他很能领悟我并没有过好这个春节,也同意我在家办公两个星期,以确保自己以及周围人的健壮(这一点需要为德国人点赞)。今天已经是在家办公的第七天了,我想简单谈谈我对在家办公的一些想法:
回到德国后,在家办公的我
在家办公可以是一种雇佣方式,但也许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我在德国的一家老牌企业已经职业多年。据我所知,我的一些同事由于个人或者其他缘故,一个星期会有一天或者两天在家办公(Home Office),而且是明确的写在合同里的。当然,定期在家办公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除了需要得到老板的批准,家里还必须具备公司提出的适合办公的条件,比如一定的空间,办公桌,网络等等。公司会派人到家里检查,符合条件的才会批准在家办公。我觉得这一点很有必要,由于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在家办公的条件,这种检查可以保证员工的办公条件及身体健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职业效率。
能在家办公与否也取决于职业性质及内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想如果国内公司在平时允许一部分人在家办公,不但节约了公司的资源成本,减少了办公室密度,而且如果大范围推广,还可以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环境保护做出积极的影响。
在家办公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家办公需要公司硬件与软件的支持
公司需要给在家办公的员工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当然,有一些公司可能也会允许员工使用私人电脑进行办公,然而制度上并不推荐,由于私人电脑的安全性没有保障。除了电脑这个大硬件,软件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比如,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网络与存储服务器,要想通过家庭网络接入公司内部网络,我们通常需要VPN的支持。VPN通常需要公司每个月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保证正常使用。还有,每个企业都会应用及时通信软件来召开网络电话会议,比如像Microsoft Skype等,这个软件也是需要企业每月付费使用的。
在家办公需要劳逸结合
我周围的同事都会跟我说,如果他们在家办公,职业的时刻其实要比在办公室的时刻要长,一开始我很不能领悟,但后来通过我自己的经验也不得认同这一点。家是我们熟悉的环境,而且在家办公不需要我们特别的梳妆打扮,在路上通勤等等。有些时候我们一起床打开电脑就开始处理公司事务,虽然看起来高效便捷,但由于没有像在办公室那样能与同事交流和到点下班的概念,往往忙着忙着一天的时刻就过去了,可能连午饭都会顾不得吃。遇到需要开国际电话会议的时候,由于与其他民族的同事有时差,还需要晚上甚至半夜起来参加。这样算下来,在家办公的时刻往往比在办公室的时刻还要长,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一坐就是一整天的情况发生。
在家办公建立在企业与员工的相互信任
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有有了企业与员工的相互信任,才能把在家办公的这种职业生活方式推广开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这种办公模式,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从中受益,他们可以不必把大把时刻花在路上通勤。也许在在家办公那天可以多睡一小会儿,或者能够兼顾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然而换来的却是更高的职业效率以及美妙的心情,员工的忠诚度以及职业积极性会提高,这对企业来讲也是一种无形的回报。
在家办公可以兼顾老人与孩子
最后,我想说,在家办公不应该成为疫情之下的无奈之选,而应该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且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活以及雇佣方式。远程办公指南疫情中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