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区别?
重点人群指需要实行重点观察,比如疫情期间,那些去过疫区出差或进修或探亲回来,就要对其进行重∨隔离观察或其他手段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检查。
重点区域则是重点地方,又比如疫情期间,就是有新冠肺炎发现人群,或流行性较强,而这个地方又控制得不好,就这个地方包指周边边界地方,就可以说疫情严重区域,也是疫情重点区域。
二、重点人群与管控人群区别?
重点人群是指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职业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职业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职业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职业人员、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中高风险地区来鄂返鄂人员、直接接触冷冻冷藏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人员密集场所职业人员
疫情管控人群分类
重点人群(A类人员):指根据市公安提供信息数据中,曾华南海鲜城有消费记录的;在华南海鲜城附近1公里出现的人。
密接人员(B类人员):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属于卫健体系重点关注人群。
三、何是重点人群和重点人员?
所为重点人群是指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以及贫困户和五保户人员。这些人员由于年龄偏大。行为和劳动力下降。子女又不能经常在身边照顾。留守儿童需要重点关注。低保户和五保户以及沒有劳动力的人员称为重点人员。还有因病返贫的人员都需要重点照顾
四、17类重点人群是哪些人群?
重点人员包括:
1、冠定点医院隔离病区高风险职业人员。
2、新冠定点医院非隔离病区职业人员。
3、非新冠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和从事核酸采样检验人员。
4、非新冠定点的医疗机构内除发热门诊、急诊外其他科室人员。
5、村卫生室等机构职业人员。
6、发热门诊患者。
7、普通门诊出现新冠相关症状患者。
8、门急诊手术患者。
9、住院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
10、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
11、新冠肺炎康复出院人员。
12、集中隔离场所职业人员。
13、医废运输处理人员。
14、国际机场相关从业人员。
15、国内旅客运输从业人员。
16、海关、边检的一线职业人员。
17、海关、边检非一线职业人员。
18、货物进辖区首轮接触职业人员。
19、进口货物、通销售接触人员。
20、国际邮递驾乘装卸消杀人员。
21、邮政、快递相关职业人员。
22、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从事社区疫情防控等职业人员。
23、监管场所、养老机构职业人员。
24、A级景区、零售药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职业人员。
25、其他需要闭环管理的人群。
26、境外、省外返乡人员。
27、酒店入住人员,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五、重点行业人群指哪些?
一、快递行业服务人员
二、食品生产销售从业人员(进口冷链为主)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单体(连锁)销售门店等场所直接或间接接触进口冷链产品的从业人员。
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或海鲜水产市场、商场超市等有关从业人员。
三、文化旅游类人员
各类培训、课后托管机构教职员工。
公共文化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接触人群多的服务人员。
文化旅游服务人员,包括导游、景点从业人员,如售票员、验票员、保洁等接触游客的服务人员。
四、接触人流量大的其他服务类人员
环卫保洁从业人员。建筑工程从业人员。
跨市跨省客车、列车职业人员。公交地铁职业人员。外卖配送人员。
酒店宾馆、餐饮业服务人员。
大型国际会议、会展、比赛及外宾接待酒店等职业人员。
外国人聚集居住小区、租住的酒店公寓服务人员。
六、何叫重点排查人群?
疫情重点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职业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民族或者地区去职业或者进修的人员。
对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统一实行集中隔离措施。由区防指疫情监测排查分指挥部(含流调专班)对协查函及各乡镇、区直各包联单位推送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后,由转运专班安排负压救护车将密接或次密接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隔离时刻从进入集中隔离点时刻开始计算。
新冠疫苗接种将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主要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职业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民族或者地区去职业或者进修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的风险;
第二步随着疫苗获批上市,或疫苗产量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预防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七、怎样填写重点人群申报?
需要填写重点人群申报。由于重点人群申报是为了统计和了解特定人群的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填写重点人群申报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支持。在填写重点人群申报时,需要准确、详细地填写个人信息和相关情况,如年龄、性别、职业、教育背景等。同时,还需要根据申报要求选择适当的选项,如是否属于特定人群、是否需要特殊关照等。填写时要注意提供真诚、准确的信息,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填写重点人群申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填写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服务特定人群,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八、何是重点观测人群?
加强对五类人群的监测和发现:
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的主动检测;三是在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经过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四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旅居史人员的主动检测;五是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机会性筛查中发现的相关人员。
九、重点人群包括哪几类?
八类重点人群如下:
1、提出密切接触者。
2、境外入境人员。
3、发热门诊患者。
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
5、医疗机构职业人员。
6、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
7、监所职业人员。
8、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职业人员。
七类重点人员:涉恐人员、涉稳人员、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涉毒人员、在逃人员、肇事肇祸灵魂病人、重点上访人员。
七类重点人员包括:1、有从事或涉嫌危害民族安全活动的人员;2、有参与或涉嫌从事邪教组织活动的人员;3、上访事项已经终结、或签订有关停访息诉协议后仍然继续上访,或违反《上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越级非正常上访的人员;4、在逃刑事犯罪嫌疑人员;5、因从事、参与杀人、伤害、爆炸、放火、绑架、抢劫、劫持等严重暴力犯罪,受过刑罚处罚的人员;6、因从事、参与、包庇、协助恐怖活动,受过刑罚处罚的人员;7、因从事、参与、包庇、协助贩毒活动,受过刑罚处罚或被刑事拘留过的人员。
除七大重点人员外还有下面内容四大人员的说法:四无人员的简历当下四无:无负担、无资本、无学历、无前途。
十、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有何区别?
有下面内容区别:
重点区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包括: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棋牌室、麻将馆、歌舞厅)、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
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暴露风险高、传播风险大、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体系一线人员,警察、保安、环卫工人、保洁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水电煤气等职业人员,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